开店第一步就错了?市场监管曝出30%创业者踩的坑
最近市场监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超30%的食品经营许可申请因主体资格问题被驳回,凸显许多创业者对“先照后证”规则的认知不足。今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解答,究竟怎样才能顺利拿到食品经营许可?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指出,申请食品经营许可有两大要点:
一、先有“身份”,再拿许可:无论是企业、个体户还是单位食堂,都必须先取得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
二、谁经营,谁负责:营业执照上的名字就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那不同主体需提交哪些“资格证明”?
企业类主体: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需加盖公章)。
学校/医院食堂:需提交事业单位法人证+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养老院等:需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为什么非要“先照后证”?主要是没有营业执照,监管部门找不到经营者,出了问题责任难界定。而且营业执照已核验主体合法性,食品许可就能专注审查食品安全条件。
还有对于如超市等连锁门店,则要按经营场所分别办证。如在A、B两区设有门店,需以总公司营业执照为母本,在两区市场监管部门分别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并在许可证上标注“XX超市A区分店”。
总之,对于想要开店的人,记住这个口诀:“先拿执照再办证,谁经营谁负责”!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招聘食安-市场观察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