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严要求 强化四同举措长沙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时间:2020-07-24 来源: 作者:

  

  

  4月15日,长沙组织召开了全市质量强市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议,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向曙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高规格的会议,彰显了长沙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坚定决心,也奏响了长沙创建工作的最强音。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长沙持续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大幅提升。2019年,市民对创建工作支持率达99.81%,对创建工作知晓率达79.74%,对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5.82%,长沙荣获2019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一、坚持党委政府同责,凝聚创建工作合力。加强工作统筹。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范畴,定期研究解决创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规范设置319个基层监管站所,组建完成1800余人的基层协管员队伍。加强综合协调。调整市食安委、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制定出台30余项制度规范,修订市食安委成员单位职责、工作规则等,建立月督查、季考核、年排名的推进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加强经费保障。2019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食品安全及创建工作经费4.04亿元,加速推进全市各级监管机构和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培训力度,提升监管执法能力。

  二、坚持产业发展同步,提升创建工作层面。推动规模发展。出台《长沙市加快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推动食品产业兼并重组、规模发展,2019年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万余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08家,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8.2%,高于全市平均增幅9.1个百分点。推动品牌塑造。建设专业蔬菜基地18.7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1103家,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1179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27个;推介优质地理标志食品,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补助32.27万元。推动研发创新。投入1055万元,开展食品安全技术创新立项71项,“放心肉”智能监管新平台、“中央厨房+移动餐车”新模式相继落地实施,逐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机器换人”;针对疫情期间盒马鲜生、兴盛优选等线上企业爆发式增长特点,大力发展食品生产经营新业态,鼓励连锁经营、全程溯源、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等模式,满足群众对食品的多元化需求。

  三、坚持民生实事同向,找准创建工作切口。实施食品安全项目工程,完成小餐饮“透明厨房”提质改造4135家,学校食堂100%实现“明厨亮灶”,完成一批养老机构视频厨房建设。建成便民生鲜农产品市场45个、社区生鲜门店55个。推进农贸市场果蔬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果蔬垃圾回收处理站11个。继续落实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快检室民生项目,全年完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快检37.1万批次。推进农村饮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6个水厂提质改造工程,新增供水人口11.9万人。推进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治理耕地4万亩、休耕2.47万亩。

  四、坚持监管执法同力,严实创建工作举措。强化事前预防。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身份证”管理体系建设,56个产品入驻“身份证”管理平台;推进农村集体聚餐管理,430余万人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持续保持食品安全“零事故”;推进食品安全“五进”宣传活动,兑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43万元。强化事中管控。开展食品监督抽检5.4万批次,达6.6批次/千人,合格率98.4%,完成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1607批次、食源性疾病病例及事件监测1.7万例;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全市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8.9万家次,排查整改风险隐患1.9万条。强化事后惩处。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护苗”、“护老”等专项整治,查办食品安全行政违法案件2970起,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273个;强化行刑衔接,建立公安与市场监管联络室和联合实验室,破获涉刑案件81起,批捕35人,起诉89人;开展食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专项行动,办理公益诉讼案89件。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sfcjx/202006/t20200610_12279030.html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