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零添加”噱头:指标合格,为何难消消费者疑虑?
近日,千禾味业因“千禾0”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多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中检测出镉元素,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的镉含量为0.0110mg/kg,虽符合国家标准,但与消费者心中的“零添加”纯净形象大相径庭。
早在2021年,千禾味业注册了“千禾0”商标,并在产品包装上刻意放大“0”字。这样的商标设计搭配宣传话术,极易让消费者产生“0”添加的联想,误导了不少人。
面对舆论压力,千禾味业发表声明称,“千禾0”商标用于区分公司“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凡是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有严格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
然而,这份声明并未完全打消消费者心中的疑虑。即便产品符合所谓“零添加”的内部界定,但检测出的镉元素与大众所理解的纯净“零添加”形象相去甚远。毕竟在消费者的普遍认知里,“零添加”不仅仅意味着不使用食品添加剂,更代表着产品成分的纯净与安全,不应该出现其他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影响的物质。
此事件不仅让千禾味业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的困境,也给整个调味品行业敲响了警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零添加”概念成为了众多品牌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卖点。但如果企业只是在概念上做文章,而不是真正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调味品行业亟需建立更为清晰、严格、统一的“零添加”标准,规范企业的宣传和生产行为。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千禾 “0” 事件的重演,重塑消费者对 “零添加” 产品的信任。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招聘食安-市场观察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