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差价!商家正在用这3种方式识别你是外地人
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某餐厅被曝存在“阴阳菜单”问题,同一份羊肉本地人收费198元,外地游客却要支付298元,差价高达50%。事件经短视频曝光后迅速发酵,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并宣布对餐饮行业开展专项整治。
“阴阳菜单”这类现象并非首次出现,调查发现,部分旅游城市餐饮商家都存在“看人定价”现象,除口音辨别外,还通过车牌号、着装等区分客源。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文旅投诉中,价格纠纷占比达23.6%,足见此类问题之严重。
对消费者而言,旅游本是为了放松身心、领略风土人情,却被不良商家“坑”上一把,心情大受影响,对当地印象也大打折扣。一座城市的文旅品牌建设需长期投入,而不良商家的不当行为,却可能在短时间内毁掉多年积累的口碑。
虽然本次事件处理迅速,但网友质疑不无道理:“如果没有短视频曝光,问题能否被发现?”呼伦贝尔2025年游客量预计突破2000万人次,监管力量与市场规模明显不匹配。
而且治理也不能止于“事后追责”。还是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用大数据监测价格异动,将“阴阳菜单”商家纳入行业黑名单,让诚信经营与信用评级挂钩。
大家在旅游过程中,有没有遭遇过“看人定价”的情况?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招聘食安-市场观察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