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抽检发现25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调味品等

时间:2020-03-16 来源: 作者:
食品伙伴网讯3月11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了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调味品、酒类、速冻食品、饮料、薯类和膨化食品、餐饮食品、糕点、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乳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4大类食品1425批次样品,发现2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农产品12批次,餐饮食品4批次,糕点3批次,调味品2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速冻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各1批次。

  不合格样品中近半数为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样品中,有12批次为食用农产品,约占所有不合格样品的一半。其中,有4批次样品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分别为:焦作市鑫汇铭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韭菜、安阳厚荣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韭菜、洛阳市涧西区惠客来副食店销售的1批次韭菜均检出腐霉利超标;商丘市河南云特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龙豆检出氧乐果超标。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树的灰霉病防治。氧乐果是一种有机磷杀虫、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性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氧乐果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

  还有,1批次样品检出真菌毒素超标,为:新蔡县大时尚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花生米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黄曲霉毒素B1在花生及其制品中的最大限量值为20g/kg。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花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导致黄曲霉毒素B1超标。

  另外,还有7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分别为:郑州市惠济区阿俊水产店销售的1批次小河虾、郑州高新区天鹤活鱼海鲜店销售的1批次小河虾(淡水虾)均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郑州市惠济区胖子冻品商行销售的1批次2号冻青虾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跳龙门海鲜冻品店销售的1批次黑鱼检出氧氟沙星;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惠亿家超市销售的1批次绿豆芽、长垣县河南欢客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黄豆芽均检出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新蔡予乐玛特超市销售的1批次农家草鸡蛋检出氟苯尼考。

  5批次样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5批次样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其中,有3批次样品检出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分别为:开封龙亭区逍遥胡辣汤销售的1批次油条、固始县华联商业有限公司古蓼店销售的标称固始县姬公土特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红薯粉条、开封龙亭区李彬早餐店销售的1批次油条。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产生铝残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可以在油炸面制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终产品中铝的残留量100mg/kg(干样品,以 A l计)。《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准-半乳糖苷酶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2015年 第1号)》规定,粉丝 、粉条中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膨松剂需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铝的残留量200mg/kg(干样品,以Al计)。

  还有,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第七分公司销售的标称郑州市绿香园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郑州市康之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鱼香肉丝调味料(半固态调味酱)检出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超标。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甜味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复合调味料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

  另外,汝州市惠尚日用品门市销售的标称洛阳市馨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鲜辣酱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超标。

  在食品生产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能力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复合调味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

  4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不合格样品中,有4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其中,有2批次样品检出菌落总数项目不合格,分别为:焦作市景文德发百货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山东麦吉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火山爆酱蛋糕(菠萝味)、西平县喜盈门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潮州市福德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南京板鸭味(膨化食品)(含油型膨化食品)。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还有,河南德信泉商贸有限公司德信泉购物广场盛世店销售的标称莒县润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沙琪玛检出霉菌超标。

  霉菌是常见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受霉菌污染后会使产品腐败变质,破坏产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价值。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有可能与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另外,南阳市卧龙区李二鲜鱼火锅店使用的1批次圆盘子检出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GB 14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中规定,消毒餐(饮)具(发酵法、纸片法)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造成复用餐饮具大肠菌群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清洗、消毒不彻底,或存放过程中受到污染等。

  除上述产品外,还有4批次样品检出其他指标不合格,分别为: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第七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山东蜜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黑米木糖醇蛋糕、郑州市金水区金誉副食批发商行销售的标称新郑市纵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老何家(兰花豆)(分装)均检出酸价(以脂肪计)超标;中牟县豫口香冻品商行销售的标称福建升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火龙串(速冻熟制)检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汤阴县城关精忠路聚丰火吧使用的1批次筷子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外省生产单位的,已按规定移送相应省级食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已要求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南阳、商丘、漯河、驻马店、汝州、长垣、新蔡、固始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单位依法处理,责令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8期)不合格样品信息

(来源: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附件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 相关报道: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8期)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