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航空总医院消化内科抗疫掠影

时间:2022-05-20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不惧不退的“大白”,他们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是来自航空总医院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

  图片1.png

  从4月25日接到朝阳区全员核酸任务开始,赵亚娟护士积极参加来广营地区、常营地区核酸采样工作;至今,她已两个月没见过4岁的女儿了。作为科里的大姐,她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每一趟外出核酸采集任务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受到同组人员及当地社区的好评。

  对于大家劝说休息一事,她每次都说:“我休息了你们加班就更多了”。即使身体不舒服,她也是一边服药一边坚持。赵亚娟作为众多“大白”中的一分子,是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的缩影,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和诺言。

  图片2.png

  李英雪护士是大家眼中温温柔柔、活泼、开朗率直的小姑娘,却又有着无畏的勇气。面对疫情,她闻令而动、逆向而行,奋战在抗“疫”的征程上。她在采集点迎接过初升的太阳,看到过落日的晚霞,经历过被群众不理解时的骂骂咧咧,也参与过与年幼小朋友采样时的“斗智斗勇”,也有过被肯定时的感动。

  当被问到“你觉得现在这么上班累吗?”李英雪却说,作为年轻人,只要父母安康,便能义无反顾地坚守下去。“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她正为成为这样的英雄而努力着。在各个采集点的奋战日子,是她弥足珍贵的记忆与“财富”。

  图片1.png

  赵明月从事护理工作已有15年,多次参加核酸采集支援工作并担任组长。她将严谨的工作态度应用到采核酸任务中,手里的拭子棒专业而精确地采集,超强的无菌观念和熟练的动作,为核酸报告的精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工作中,赵明月尝到工作繁忙的苦、病人感谢的甜、愧对家人的酸、病人指责时的辣,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探索求知的路永无止境,她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念,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也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

  图片2.png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高玉婷已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二十年了。多年的护理工作使她腰部落下顽疾,每日需佩戴腰部支具上班。面对这次疫情,高玉婷主动请缨加入采集核酸队伍当中去,接着被安排到封控区采集核酸样本。

  这个任务意味着要爬楼挨家挨户去采集核酸,意味着要早上三点半起床从家出发来单位跟队伍集合。虽然家里还有孩子和年迈的父母,但是她从未抱怨过。她说这个时候是医务人员奔前线的时候,为了群众的安全,为了疫情快点结束,我应该冲在最前面。

  图片1.png

  冉有玲是消化内科一名哺乳期的母亲,孩子才七个多月。接到核酸采集任务通知后,她凌晨4点起床,5点跟着医院采集队伍前往采集点,晚上8点才能从采集点撤离,到家孩子都睡着了。尚在哺乳期她利用中场换班休息时间吸奶,遇到社区没有冰箱时只能弃掉;弃掉就意味着次日孩子要吃一天奶粉......一轮又一轮地采集核酸样本,她没有怨言,有的只是不懈地坚持。

  冉有玲说:“核酸采样确实辛苦,可是大家都叫我们大白呀......”。冉有玲还是科室的院感护士,每每遇到科室收治管控区、封控区患者时,她都主动请求进入隔离间进行护理操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和担当,用生命呵护生命,保障科室和群众健康。

  图片2.png

  消化内科李晓莹医生,参与来广营地区新冠核酸采集。自新冠疫情以来,她不惧风险、不畏辛苦,多次首当其冲参与各地核酸采集、疫苗接种。作为双职工医生家庭,有时因为与爱人分别有核酸采集任务,甚至连续数天都不能见面。其敬业、奉献、踏实、肯干,让人为之动容。

  图片1.png

  一声令下,戎装出发。在核酸采集中,消化内科医生惠宇航曾遭遇气温骤降,在小雨中冻到瑟瑟发抖,即便需要依靠浑身贴满暖宝宝取暖,仍然坚守在核酸采集第一线。

  惠宇航不仅吃苦耐劳,还十分认真负责,为了保证“全员检测,一人不落”,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她开展了入户检测,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职责与使命。

  图片2.png

  毛晓阳医生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生病需要照顾之时,依然克服困难,毅然决然加入到抗疫的队伍中来。繁重的工作让她一度病倒,但她坚韧顽强地再次投入到工作中来。

  图片1.png

  消化内科祖宏医生负责日常内镜工作及人员安排,工作细致认真,对待患者耐心、热心。疫情期间,她协调人员积极参与采集核酸的任务。接到任务后,深夜召集,凌晨集结,认真采样,不辱使命!

  图片2.png

  消化内科侯敏敏医师冒着30℃的高温采核酸。侯敏敏疫情期间多次夜间穿着防护服为来自管控区、封控区病人行急诊内镜止血。她不仅操作技术精湛,品性温厚纯良,还是同事与或者信赖的伙伴。

  图片1.png

  消化内科李亚旋医师,作为双职工医生家庭,双双加入到采集核酸的队伍中去。她任劳任怨,多次参与核酸采集工作。在一次采核酸任务结束后病倒,但是她迅速调整好自己,再次投入到临床工作来。

  图片2.png

  消化内科李宝玲医生,边采核酸边做科普,引导居民正确暴露采集部位。她工作上用心、努力,生活上是科室同仁的知心姐姐。每当同事们遇到难题,她总是第一个帮着想办法解决。她也曾多次深夜被召唤,穿着厚实的防护服为管控区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

  图片1.png

  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普通却不平凡;即使厚厚防护服很热,他们从未有过怨言,用实际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他们说,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出征,我们时刻准备着。

  与此同时,科室没有一位医护人员掉队,怀孕的护士长潘跃辉和谭晓旭护士承担起科里值班任务,身体异样的许晶老师坚守窥镜室,不辞劳苦的黄月,乐而忘忧的张魏,任劳任怨的苏静,勤勤恳恳的崔思蒙,积极阳光的龙丽彩,默默付出的苑硕子,乐观开朗的郑雅馨,温文尔雅的刘婧,温柔体贴的熊方园,甘于奉献的王天雁、英俊潇洒的刘佳俊,足智多谋的吕兆康,才貌双全的刘伟......这样一群消化内科医务人员,汇聚起航空总医院人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强大力量。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5/t20220520_27168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