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营养计划】全民营养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准则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核心推荐】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推荐各年龄段人群盐、油、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表1)。
表1 不同人群食盐、烹调油、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和酒精的控制摄入量
(单位:g/d)
注:*轻身体活动水平。
【实践应用】
(一)培养清淡口味,逐渐做到量化用盐用油
在家烹饪时推荐使用定量盐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尤其要重点培养儿童的清淡饮食习惯。
(二)如何做到食盐减量
1.选用新鲜食材,巧用替代方法
烹调时应尽可能保留食材的天然味道,这样就不需要加入过多的食盐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滋味。另外,可通过不同味道的调节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使用花椒、八角、辣椒、葱、姜、蒜等天然调味料来调味。
2.合理运用烹调方法
烹制菜肴可以等到快出锅时或关火后再加盐,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的情况下,减少食盐用量。
3.做好总量控制
在家烹饪时的用盐量不应完全按每人每天5g计算,也应考虑成人、孩子的差别,还有日常食用的零食、即食食品、黄酱、酱油等的食盐含量,以及在外就餐,也应该计算在内。
4.注意隐性盐(钠)问题,少吃高盐(钠)食品
鸡精、味精、蚝油等调味料含钠量较高,某些预包装食品往往属于高盐(钠)食品。为控制食盐摄入量,最好的办法是少买高盐(钠)食品,少吃腌制食品。
5.要选用碘盐
为了预防碘缺乏对健康的危害,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实施食盐加碘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碘缺乏病的流行。除高水碘地区外,所有地区都应推荐食用碘盐,尤其有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
(三)如何减少烹调油摄入量
1.学会选择用油。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表2)。家里采购食用油时注意常换品种。
表2 食用油的营养型分类
食用油的营养型分类 | 代表性油脂 | 特征脂肪酸 |
高饱和脂肪酸类 | 黄油、牛油、猪油、椰子油、棕桐油、可可脂 | 月桂酸、豆蔻酸、棕桐酸等 |
富含n-9系列脂肪酸 | 橄榄油、茶油、菜籽油 | 高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等 |
富含n-6系列脂肪酸 | 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 | 高亚油酸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等 |
富含n-3系列脂肪酸 | 鱼油、亚麻籽油、紫苏油 | DHA、EPA、α-亚麻酸等 |
2.定量巧烹饪。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可以减少用油量。
3.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为高脂肪高能量食品,容易造成能量过剩。
4.动物油脂和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富含饱和脂肪酸,应特别注意限制加工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摄入。日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脂肪摄入量的10%以下。
(四)怎样限酒
1.哪些人应禁酒
①孕妇、乳母不应饮酒
②儿童少年不应饮酒
2.特定职业或特殊状况人群应控制饮酒
例如驾车、操纵机器或从事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技巧的工种;对酒精过敏者;正在服用可能会与酒精产生作用的药物者;患有某些疾病(如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肝脏疾病等)者;血尿酸过高者。
3.提倡文明餐饮,成年人若饮酒应限量
(五)控制添加糖摄入量
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控糖”要点:
√尽量做到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替代饮用水。
√少吃甜味食品:糕点、甜点、冷饮等。
√做饭炒菜少放糖。
√要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选择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饮料,注意隐形糖。
√在外就餐或外出游玩时更要注意控制添加糖摄入。
原文链接:https://wjw.hubei.gov.cn/bmdt/jkhb/spyy/202205/t20220520_41358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