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怎么选、怎么吃更健康?
大米是我们常见的主食之一,也是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根据粳米、籼米和糯米的区别,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大米来满足不同的食用需求。粳米是我们日常主要食用的大米,胀性小,黏性大;籼米胀性大、黏性小,主要用于制作米饭和米线;而糯米黏性更大,通常用于制作米酒、粽子和元宵等传统米制品。
大米还可按照加工精细程度的不同分为糙米、留胚米和精米。
糙米是稻谷去壳后的产物,保留了糠层和胚,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元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但不易储存,口感较为粗糙。
留胚米是糙米经过碾白去除糠层后的产物,口感较好,同时也保留了米胚中丰富的营养素。
精米外观亮白、口感最为细腻,但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损失也会相对增加。
现代化的制米工艺使得符合标准的大米基本具备了清洁卫生的特点。所以在淘洗大米时,不需用力搓揉或搅动,也不要长时间浸泡,淘洗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营养成分的流失。
蒸米饭时,不宜加碱,以避免破坏B族维生素。建议消费者在食用大米时进行粗细搭配,不要过度追求外观与口感。最好用全谷物和杂豆替代部分白米,比如糙米、燕麦米、荞麦、红豆、绿豆、黑豆、鹰嘴豆、红薯等。
这样不仅能增加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还能增强饱腹感和稳定餐后血糖。做法也非常简单,使用干净的水将谷物和杂豆浸泡数小时后,再与白米混合一起煮食。
关注小政,更多食安信息等您了解。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招募舆情处理师,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依法行政,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746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