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家长知道这些,能让孩子少受罪
近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进入高发期,很多孩子被流感“盯上”了。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孩子们随时都有可能“中招”,所以不可轻视!
如何让孩子远离流感?对此,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防治流感的小知识,宝爸宝妈们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二者的临床表现虽有相似之处,但流感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远大于普通感冒。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许多父母无法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常常无所适从。下面,我们来看看它们主要有哪些差别:
哪些孩子是流感高危人群
孩子不仅是流感的易感人群,也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年龄<5岁的孩子(尤其是年龄<2岁)较易发展成重症。而存在基础疾病的孩子,如哮喘、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等,也是易患流感并且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这些孩子的家长应高度重视,如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应及早就诊,在医师指导下尽早治疗。
孩子患流感,家长该如何护理
孩子被确诊流感后,病情较轻的可以回家服药观察,而病情较重的则需要住院治疗。家长在看护孩子时,首先要做到及时隔离。隔离后,应将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等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可以煮沸30分钟以上或用乙醇、碘伏、碘酊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房间要保持通风。
孩子发热期间要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要易消化和有营养,及时退热。
需要注意的是,因儿童在流感期间应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有发生严重脑病(瑞氏综合征)的风险,故不推荐用这类药物退热。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此外,家长不要因为着急而盲目乱用抗生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消炎药”),因为抗生素并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不合理使用还可能导致孩子肝、肾损害,或因耐药出现“超级细菌”感染。
如果孩子持续高热、呼吸粗重或突然出现新的症状,如精神状态差、频繁呕吐或腹泻等,家长应该带其及时就医。
预防流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虽然流感大多为自限性,但也可发展为重症流感,导致患儿身心痛苦。所以,面对流感,“防”要大于“治”。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
1.疫苗接种: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每年,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会根据预测的流感流行株制定疫苗,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为了保证孩子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最好在流感季节前1~2个月注射。对于6个月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那么家长及孩子的看护人员尽量要接种,这样可以对孩子产生间接保护。
2.药物预防: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暴发时,有些特殊情况,如有流感疫苗禁忌证或接种疫苗2周内并未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高危儿童,在接触流感病人后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紧急临时预防。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轻易给小于3个月的孩子进行药物预防,一定要听取医师的建议。
3.其他措施: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外出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预防感冒,记住顺口溜
流感季,要记牢;
勤洗手,习惯好;
多通风,要防寒;
不聚集,戴口罩;
勤锻炼,打疫苗;
防流感,要趁早。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206/t20220623_593888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