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香料和食用香精安全大起底,颠覆你的认知!
买零食、调味品时,配料表里的“天然香料”和“食用香精”是不是常让你纠结?不少人觉得“天然”更健康,“香精”不安全,甚至会刻意避开含食用香精的食品。它们到底差在哪儿,又该如何理性看待?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信息员为大家说明。
其实,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来源和制备方式。“天然香料”必须完全从动植物原料中提取。比如从香草荚提取的香兰素、从柠檬皮提取的柠檬油。而“食用香精”则允许使用化学合成手段,制造出与天然成分相同的分子。例如在实验室合成的香兰素,其分子结构与天然提取的完全一致。
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哪种更安全?答案可能让你意外,两者安全性并无差异。无论是天然提取还是人工合成,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香精,在规定的用量下都是安全的。监管机构关注的是化学成分本身,而非其来源。
还有人问:“天然”是否意味着更好?从科学角度看,这更多是一种心理偏好。盲测实验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区分风味来自天然还是合成。而且,某些天然提取过程可能使用化学溶剂,而高度纯化的合成香精反而更“干净”。
总之,天然香料和食用香精的核心区别在来源,而非“安全等级”。作为消费者,无需为“天然”二字支付溢价,更不必对“香精”过度焦虑。看懂标签,理性选择,才是真正的健康消费之道。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招聘食安-特约评论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