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卫监:东城消费季,卫生监督多种监管模式齐发力

时间:2022-04-26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佚名

  

  医疗机构2.jpg

  4月18日,“2022东城消费季”正式拉开帷幕,前门、崇文门、王府井、隆福寺、东直门等各大商圈将持续推出特色活动,营造消费热潮。为护航消费者安全、安心购物,东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以信用监管为着力点,依托多种监管模式对大型商超、美容美发机构等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执法检查,信用宣传活动。

  “双随机、一公开”,坚持常态化监管

  双随机、一公开是完善综合监管、智慧监管的逐步实现常态化的监管模式,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东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对被监管单位实行双随机抽查全覆盖,执法检查全程监控留痕,通过随机检查增强了发现隐形问题的可能性,有效保障了公开、公平、公正执法。

  “宽进严管”,构建信用+综合监管

  事前信用宣传,实施许可告知承诺制:2019年4月,北京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制正式实施,告知承诺制以信用为基础,作书面承诺即可申办卫生许可证。东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积极开展市场主体诚信教育,通过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的方式进行信用宣传,介绍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告知经营单位要打好信用基础,做好信用服务,提升诚信水平。

  事中信用监管,实施量化分级自监管:对公共场所进行首次监督时仔细核查现场情况,核实经营单位在书面承诺的履约情况,对于不履约的经营单位将记入诚信档案,依托信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结合行政处罚信息、举报投诉案件、量化分级评定结果确定经营单位信用评价等级,进行分级分类信用监管。2021年12月起,东城区启用“北京智慧卫监信用管理平台”,对公共场所信用等级较高的经营单位开展自监管模式试点工作,鼓励自查公共卫生风险隐患,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提高经营单位自身管理水平。

  事后警示约谈,督促信用修复:东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针对检查发现问题的经营单位进行约谈,采取以教育、宣传、指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处理方式。向经营单位逐条详细解释卫生要求,耐心讲解信用修复、信用信息查询方式以及信用状况良好的单位可以享受诸多激励性措施,如减少被检查频次、优先考虑或扶持政府类优惠政策等。针对受行政处罚违法失信单位督促整改,修复信用,持续关注及早发现过程性问题,杜绝发生结果性问题,要求公共场所经营者提高责任意识,诚实信守承诺。

  1+40+3,持续“分户包干到人”监管

  2021年1月起,东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建立“1+40+3”工作机制,着重对东城区286家社会办医疗机构严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持续开展周末不间断两天到两周一轮全覆盖监督执法检查。40个工作组每组2名卫生监督员负责6-8家医疗机构,监督职责落实到人,对医疗机构建群定向管理,随时沟通指导,时刻掌握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动态,另外所内设置执法情况云上报,及时反映检查问题,由专业科室复查,“熔断”防控不力单位,确保社会办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

  下一步,东城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将继续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助力推进政府主导、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化监管新模式。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4/t20220426_26923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