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

时间:2025-05-06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发现了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生态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

绿肥还田与水分调控实现土壤健康-产能-生态效益三提升

  在南方稻区,冬闲季种植翻压绿肥可以替代化肥,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碳固存。虽然水稻季中排水或干湿交替等水分管理措施能减少甲烷排放,但会加剧养分流失、降低水稻产量,并增加氧化亚氮排放,削弱环境效益。此外,水稻季频繁降雨降低中期水分管理的减排潜力。绿肥翻压后延迟淹水可能是提高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的高效措施。

  研究发现,稻田种植利用绿肥均能增加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提高水稻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相比绿肥翻压后立即淹水,延迟淹水通过提高碳输入和减少碳排放增加净生态系统碳平衡。综合结果显示,绿肥翻压后延迟10天淹水的土壤质量、作物生产力和环境效益最佳。该研究为优化绿肥还田后的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升绿肥培肥增产效果,实现固碳减排与产能提升的双重目标。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