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 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广外医院联合阜外医院举办“内科教学查房暨疑难病例讨论会”
为提升广外医院急诊重症科医疗水平,搭建高质量学习交流平台,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进一步促进医院医疗高质量发展, 4月14日,广外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共同举办“内科教学查房暨疑难病例讨论会”。此次讨论会以广外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提供一份复杂疑难多脏衰病例为切入点,以该病例在抗凝方案选择、室率控制、容量管理等为讨论主题。
会议由阜外医院教授丁立刚主持,广外医院医疗副院长宋莉红及科室医疗骨干、功能科室负责人等参与主讲、介绍。阜外医院冠心病、心律失常、肾脏病等各专业专家教授负责参会点评。此次讨论会利用“Zoom会议”APP进行线上交流,持续1个半小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阜、华阜以及全国近4000人在线学习!达到预期效果。
据介绍,此次讨论会病例基本情况为患者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房扑,伴慢性肾脏病V期透析状态、下肢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合并多系统疾病。
广外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医师陈鸣宇对该病例的基本情况、病史、查体、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经过分别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需要讨论解决的抗凝、室率控制等问题。急诊重症监护室医生孟祥围绕肾脏透析替代治疗及抗凝方案做进一步补充说明,并提出肾替代治疗时抗凝方案的特殊性及容量管理等困惑。放射科主任于长锁、超声科李华,从不同的专科角度对病情进行介绍、探讨,以拓展诊疗思路。
广外医院医疗副院长宋莉红就此病例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就患者病情危重、多脏器衰竭、病情变化迅速、病例复杂疑难等情况进行了点评,并总结了案例涉及心血管、肾脏、消化、呼吸等多方面的特点,以及在抗凝、室率控制、容量管理等治疗中存在的难点等。
汇报完毕后,进入讨论交流环节。阜外医院线上相关学科资深专家从不同的专科角度、不同的思维层面对该病例进行点评;对广外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救治水平表示肯定;指出患者属于复杂综合疑难病例,涉及多系统、多学科,需要心血管、肾脏、消化、呼吸等专业领域参与,以及各科室团队密切协作。
针对提出的三个问题,阜外医院专家做了详细解答。在抗凝方面,专家讲述了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抗板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用药特点、用药机会,评估诊疗方案利弊,优选选择循证医学证据充足的药物,使患者能够最大获益,同时考虑能否妥善处理并发症;在室率控制方面,论述倍他乐克、康欣、胺碘酮等药物在肾衰CRRT患者用药特点及利弊;在容量方面,强调容量管理避免波动太大,动态化管理,多样化进行评估。
线上专家各抒己见、抽丝剥茧般的分析病例特点,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此次讨论会,参会人员表示获益良多,并对“急危重症救治,高血栓、高出血风险典型病例的抗凝治疗;心衰、心梗、房颤的容量管理及室率控制;房颤合并肾衰的抗凝方案选择及新型抗凝药物使用”等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广外医院医疗副院长宋莉红肯定了讨论会的效果,她强调:“此次与阜外医院第一次共同举办疑难病例讨论会,进一步强化医联体协作,引导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利于拓展我院医务人员医疗视野,提升全院疑难复杂疾病综合救治能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则对此次举办院际间讨论会表示认可,认为通过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争相发表意见和看法,充分剖析与讨论,可进一步开拓医师诊疗思路,有利于解决医疗病例的诊断、治疗难题,便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同时她希望此类讨论会持续开展下去,不断提升疑难病例重症诊疗水平,全方位解决患者所需,造福更多百姓。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广外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日益发展,疑难危重病例越来越多,医院不断与阜外医院、北大医院、宣武医院等三甲医院医联体单位,实行优势医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同质化诊疗,持续夯实科室医疗质量基础,加强医疗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科室团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更好地为辖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wjw.beijing.gov.cn/xwzx_20031/jcdt/202204/t20220418_26797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